曾經風光一時的福建莆田A股上市第一股,如今卻風雨飄搖。*ST眾和也是A股市場今年首只被暫停上市的個股。據悉,*ST眾和于2006年正式登陸資本市場,至今已有十余年。作為資本市場的“老兵”,受累于公司業績連年虧損,如今最終走到了暫停上市的地步。
據深交所官網5月10日消息,福建眾和股份有限公司(*ST眾和)2015年、2016年、2017年連續三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修訂)》14.1.1條、14.1.3條的規定以及深交所上市委員會的審核意見,深交所決定福建眾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自2018年5月15日起暫停上市。
*ST眾和的傳統業務為紡織印染產業,但由于紡織印染產業行業壓力重重,國際市場需求持續疲軟、內需增長乏力、生產要素成本高位運行等各種不利因素疊加,*ST眾和的經營業績在2011年就開始出現疲軟狀態。在2012年*ST眾和進入新能源新材料領域,公司經營范圍擴大到新能源鋰電材料產業。
2012年7月底,眾和股份公告稱,擬以不超過5億元收購廈門市帛石貿易有限公司不低于51%的股權,而廈門帛石當時持有鋰電企業深圳天驕科技70%股權以及阿壩州閩鋒鋰業33%股權。A股市場上逢礦便漲,這則公告同樣點燃了眾和股份的股價。這則“涉礦”公告發布后,此前默默無聞的眾和股份連續8個交易日上漲,收獲7個漲停板,以115%的漲幅在前三季度A股十大牛股中占據了一席之位,成為市當之無愧的妖股。
但*ST眾和的經營業績卻并未出現明顯好轉,在2013年實現歸屬凈利潤出現微漲之后,公司業績開始走上漫漫“熊途”。
經過2014年業績承壓,在2015年*ST眾和由盈轉虧,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1.47億元;2016年繼續虧損,在報告期內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1.99億元;2017年作為*ST眾和的保殼關鍵年,公司仍舊未能扭轉頹勢,在報告期內巨虧約10.4億元。
而在今年一季度,*ST眾和仍虧損約5117萬元。值得一提的是,*ST眾和近半年來可謂利空不斷。諸如,因存在部分定期報告有虛假記載等違規行為,福建證監局對*ST眾和及相關當事人進行處罰。
根據*ST眾和披露的2017年年度報告,公司2017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后凈利潤為-8.59億元;2016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后凈利潤調整前為-5084.88萬元,調整后為-2.02億元;2015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后凈利潤為-1.55億。
幾年“奮斗”下來,換來一堆爛攤子,*ST眾和有苦說不出,戰略投資人興業礦業的6億救濟款能否讓*ST眾和“起死回生”,誰也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