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在廣東證監局官網新披露的廣東轄區已報備擬上市公司輔導工作進度表上,銀隆的輔導進度欄顯示的是“輔導終止”,新進度時間為今年1月17日。這意味著,在距離招商證券進入輔導僅8個月后,銀隆沖刺上市之旅已戛然而止。
事實上,銀隆很早就有了在A股上市的打算。2014年,銀隆欲借殼上市的消息在業界備受關注。2015年,三友化工曾欲獲得銀隆21%的參股權,但終因雙方在增資條件等問題上未能達成一致而擱淺。此后,眾業達、北巴傳媒、格力電器均先后籌劃收購銀隆,終也都因各種原因作罷。2016年12月,大連萬達集團、中集集團、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等五方與銀隆簽訂30億元的增資協議,前者獲得銀隆22.39%的股權。增資后,銀隆的估值為134億元。
除了股權融資外,銀隆也有部分債權融資。2017年8月,銀隆時任董事長魏銀倉曾公開表示,銀隆已獲得了中信銀行等多家銀行的支持,其中中信銀行的綜合授信額度為276億元。據悉,這筆款項主要包括銀隆經營全周期的融資、項目貸款融資及股權融資。同時,銀隆還得到了建設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和廣州農商行等多家銀行的授信支持。
2017年3月,銀隆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從“有限責任公司”變為“股份有限公司 ”。5月17日,在招商銀行輔助下,銀隆在廣東證監局辦理了輔導備案登記,并進行受理公示。
對于此次銀隆IPO “輔導終止”,工商聯汽車商會秘書長曹鶴表示,要么是官方行為,要么是自行終止,而銀隆新能源很可能是后者。監管機構強行終止IPO輔導的情況為:企業出現違法或者違規行為的“硬傷”。按照銀隆目前的情況,很可能是企業不具備上市條件自行放棄。
在拿到董明珠等人投資的資金后,銀隆開始加快擴張的步伐。截至目前,銀隆已經分別在成都、天津、蘭州、南京設立了產業園,總投資達285億元。同時,銀隆在長沙的基地也正在規劃,另外在安徽合肥的產能布局也初步敲定,再加上此前銀隆在廣東珠海、河北石家莊、河北武安等地的生產基地,銀隆橫跨的版圖正在逐步形成。按照規劃,2020年的銀隆產能目標是10萬輛。
不過,在高速擴張的同時,銀隆的業績卻并不樂觀。格力電器透露的銀隆相關經營情況顯示,2017年銀隆在營收略增的同時,凈利下滑近七成。公告顯示,未經審計,銀隆2017年營業收入為87.52億元,凈利潤為2.68億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資產總額為315.12億元,負債總額為237.67億元。
此外,銀隆汽車在2017年僅銷售了3355輛純電動客車,銷量較2016年的6200輛幾近腰斬。進入2018年,銀隆的銷量仍未回暖。3月,銀隆客車銷量僅為68輛,公交車銷量僅為45輛。受“騙補”事件影響,新能源客車的補貼標準被下調了20%,新能源客車依賴的政策前景并不明朗。雖然銀隆在董明珠的帶動下迅速成為明星企業,并且瘋狂擴張,但如若沒有技術和產品支撐,銀隆的前景會充滿不確定性。
隨著近兩年新能源客車市場遇冷,銀隆此前也計劃轉向乘用車市場。去年在北京新能源汽車展上,銀隆一款新能源電動SUV正式公開亮相,這也被視為銀隆進軍乘用車市場的信號。
然而,時隔一年之后,銀隆的乘用車產品遲遲未能量產上市。與此同時,有消息稱,董明珠攜格力團隊有意入股天津一汽,尋求乘用車資源。而在近日,格力集團再次部分要約收購長園汽車的舉動,也讓人產生了格力逐漸放棄與銀隆關聯交易的猜測。
對于銀隆的未來,業內人士表示,董明珠連任格力董事長幾成定局,而在她連任格力董事長后,勢必會將注意力全力回歸到格力集團,而一旦失去了明星的庇護,銀隆將面臨更多不確定因素和風險隱患,已走上高速擴張之路的銀隆汽車發展前景也變得難以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