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交所掛牌項目信息顯示,根據評估報告以及企業提供的文件(該文件在北交所備查),預計截至2018年6月30日,標的企業應付轉讓方的借款為6.09億元,應付北京首鋼礦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借款為1.17億元。除了首鋼之外,寧夏陽光礦業有限公司的另一股東為中國陽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掛牌信息顯示,原有股東放棄行使優先受讓權。
公開資料顯示,陽光礦業成立于2006年,注冊資本為28970萬元,經營范圍為煤礦籌建(憑采礦證規定的期限、項目開展籌建;籌建期間不得從事煤炭開采、生產、銷售),煤炭銷售(非資產煤炭);鐵合金和鋼材銷售。股權結構方面,首鋼集團有限公司持股51%,中國陽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49%。
陽光礦業2006年通過參加公開拍賣,以10.22億元的價款競標取得寧夏吳忠市韋州礦區永安、韋一兩礦井田采礦權,計劃在吳忠市太陽山移民開發區建設占地500余畝的工業廣場和1000余畝的“陽光園”等項目,陸續將建成生產能力120萬噸/年的永安煤礦、90萬噸/年的韋一煤礦和入洗能力240萬噸/年的選煤廠以及生產指揮中心、接待中心、服務中心、礦山救護中心、職工宿舍等礦井配套辦公生活設施。后續還將逐步開展鎂基產品深加工以及鐵路集配站建設和煤化工等項目,總投資逾50億元。
截止2007年,陽光礦業已支付采礦權價款4億元,預計12月初開始礦井建設。2007年,該公司預計累計完成投資5.5億元,下半年還將建設100畝的生活廣場、1200畝的工業廣場及相關配套設施。之后,再無陽光礦業支付采礦權價款的進展。
由于陽光礦業給對方的采礦權價款遲遲未完全付清,導致開采一直未開始。掛牌信息顯示,因停建多年,韋一礦井口用混凝土封住,永安礦區有專人看守,井口也做了簡易防護措施。2017年9月,寧夏吳忠市官網一文章稱,將引進戰略合作伙伴、搭建融資平臺等多種方式,有效盤活通達集團、華盈鎂業、陽光礦業等停工停建企業和項目盡快復工復產。
除了復工遲遲未有進展外,陽光礦業近年來也持續虧損。掛牌信息顯示,2017年,陽光礦業營業收入10385.79萬元,凈利潤虧損373.95萬元;2018年1-4月營業收入為零,凈利潤虧損514萬元。
近期以來,首鋼改革明顯加快。2017年底,經北京市政府批準,首鋼成為北京市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綜合試點。首鋼表示,首鋼成為北京市一家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綜合試點單位,這對于首鋼來說無疑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對此,業內人士表示,轉讓陽光礦業股權,不僅可以提高經濟效益,也是首鋼加快改革的內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