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4-03 點擊次數:1621
礦物絕緣電纜是經過銅管、氧化鎂和銅棒裝配后冷加工減徑而獲得最終產品的,減徑的方式將對電纜最終的質量產生重大的影響。
傳統的減徑方式只有冷拉拔一種方式,目前最新的減徑方式——軋制已經在安捷防火電纜有限公司投入使用,經過半年的使用和對最終產品的質量進行分析和比較,得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結論。
一、對電纜護套、絕緣密度和線芯的影響
軋制和拉制在冷壓力加工方面最大的區別在于被加工體的受力方式完全改變。
拉制壓力加工是X、Y軸受壓,Z軸方向受拉力,因此拉制后的工件金屬的晶粒變成細長,當晶粒長度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則無法再繼續加工,否則拉長的晶粒會斷裂造成產品損壞,所以采用拉制壓力加工的產品都是必須經過退火的方式使變長的晶粒圓化后才能再次拉制,這就是為何礦物絕緣電纜需要多次拉拔多次退火的基本原理。
拉制壓力加工成品的品種完全取決于退火的均勻性和拉制時拉拔力的均勻性,但是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無法保證退火和拉拔力的均勻性,造成成品電纜的護套、絕緣密度和線芯的不均勻性,這個在成品電纜解剖時很容易發現。這些不均勻性體現在成品的性能上可能產品護套有厚有薄,在安裝施工時,彎曲如果正好的薄點,就會造成護套的開裂;絕緣密度的不均勻則容易產生漏電;線芯的不均勻性則造成型芯電阻不均勻,電纜通過電流時,有局部過熱現象產生。
軋制的壓力加工是X、Y、Z三向受壓的加工方式,因此不需要退火軟化處理,因此避免了受力不均勻性的產生,最終的產品品質也避免了拉制加工所存在的隱形缺陷。
二、改善線芯表面質量
拉制的過程中由于存在Z軸方向的拉力,會在絕緣層的氧化鎂粉和線芯之間產生相對的滑動,這是成品電纜在剝除護套和絕緣層時可以看到凹凸不平的線芯表面的原因,這樣的表面對電纜頭的制作會產生非常大的不良影響,接觸面的不平整,接觸電阻增加,通電后發熱增加,容易產生過熱而損壞。
軋制的成品完全不存在絕緣層和線芯的相對流動,只有密度的提升,因此線芯表面光滑,大大減少了電纜頭的接觸電阻。
三、消除電纜大小頭的存在
拉制工藝造成的電纜大小頭是不可避免的,夾持端電纜的線芯偏大,尾端由于絕緣層向后移動集中,迫使線芯偏小,成品大端和小段線芯的偏差甚至可以超過電纜標稱截面的10%,這個電纜使用中的一個隱患。
軋制的工藝完全改變了這樣的狀態,徹底消除了大小頭,確保了成品線芯的均勻性,是對成品品質的絕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