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8-01 點擊次數:1680
2014年度,我國質監零碎、工商零碎、國度電網公司和主流媒體,辨別從國度行政機構、電線電纜用戶、社會監視三個方向對我國電線電纜市場商品停止監視抽查,通報、報道了518家企業(不含無工商注冊信息的企業),859個電線電纜商品呈現質量成績。電線電纜商品作爲古代經濟和社會正常運轉的根底保障,商品質量間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富平安。纜業要增強誠信建立,讓不良行爲企業步履維艱。
第三方機構改動信息不對等
在電線電纜行業,各地的協會和商會應更好地發揚行業監視作用,一旦發現線纜商品質量成績,經過對企業停止初次約談、再次警示、報送職能部門的流程,打假扶優,營建講品牌重質量的環境。線纜行業第三方機構,還可以經過監測預警,啟動監管機制,并對線纜企業停止商品質量征信,讓不良線纜企業失掉曝光。
電線電纜行業的很多商品質量成績都是低價競標的衍生物,而線纜用戶關于原資料的價錢狀況并不理解。因而,線纜行業十分需求一個客觀中立的商品價錢監測和發布平臺,來改動線纜企業和用戶信息不對等的現狀。經過在線監測并實時發布電線電纜的價錢底限與最新市場價錢,讓用戶理解各種線纜技術標準和市場價錢,協助行業抵抗低價競銷,協助用戶打擊低價圍標的景象。
終端用戶感性消費
關于終端用戶而言,要感性消費,盲目抵抗守法、違規行爲,推進電線電纜商品質量監視體系建立。根絕價不抵料、價不抵本,低價推銷。從用戶角度對不良企業停止反向擠壓,對失信企業施壓,促使整個電線電纜行業質量提升。
媒體“打假扶優”
媒體監視被譽爲“第四種權利”,在傳達電線電纜行業質量舊事、監視商品質量成績的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定水平上可以防止相關部門監管的不到位和對線纜企業處分的不公。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傳媒的商品屬性日益凸現。近些年來,多數媒體關于電線電纜行業的質量成績停止選擇性報道,一般網站爲了追求經濟利益而有償刪帖,讓不良線纜企業愈加有備無患。作爲信息發布與言論引導平臺,各大媒體該當堅持舊事言論的相對獨立性,完善舊事監視體系,進步媒體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職業操守,使舊事報道愈加專業和感性,更好地發揚言論監視作用。
隨著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普及,大眾擁有了更多話語權,在電線電纜商品質量成績的自媒體傳達中,信息發布者和傳達者以真實、客觀的態度“打假扶優”,以良好的大眾言論來推進電線電纜商品質量監視體系建立,促進電線電纜行業安康有序開展。